【哲法】梦想哲里而生,青春语你同行 ——记哲学与法政学院主持人大赛活动

发布者:信息发布员发布时间:2021-11-13浏览次数:165

11015:30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2021年“用心传递,用爱发声;语出自我,亮出自我”主持人大赛决赛在四教A519举行。经过同学们的踊跃参加和激烈角逐,最终有11名选手进入决赛。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哲学与法政学院团委书记胡鹏斌老师、院团委副书记、2021级辅导员庄越老师、院2020级辅导员李晶老师、院2021级辅导员刘姝含老师、院兼职辅导员李金科老师、院兼职辅导员刘露露老师。



本次大赛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自我介绍和关键词演讲,给予了选手个性展示的较大空间。第二环节是主题演讲,选手随机抽取主题,在较短的准备时间内完成3分钟演讲。第三环节是模拟主持和随机提问,考验了每位选手的随机应变能力。



第一环节,选手们分别围绕赛前抽中的6个关键词展开叙述。第一个关键词是“使命”来自201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2班的翟亦辰同学以“哲社人之使命”为切入点,谈到“我们师大哲社人对专业理论的学习一定需要应用到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负青春韶华,一遂胸中英气。”他的发言激起了我们在座同学的豪情。作为哲人,作为肩负与祖国共奋进使命的中国青年,我们需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个关键词是初心来自2020级劳动与社会保障班的蒙昱文同学谈到习主席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发展的迅速有时也会让我们偏离航向,这时候我们需要不断审视自己,想想自己的初心。来自2021级法学2班的陈一楠同学向大家分享了一位老兵的故事,呼吁青年人应有勇气承担时代责任,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



第三个关键词是统一来自2021级社会工作班的索朗多吉同学有条不紊地从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细细说来。从他饱含情感的演讲中,我们听到了中国统一是民心所向,是一道希望,是我们势必要坚守、不可动摇的原则。他坚定的演讲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中国的统一而付出。


第四个关键词是“奋斗”来自2021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的宋雨菲同学以平实真诚的话语淳淳相告新时代的我们,要坚持奋斗,去克服人生路上的一道道难题。来自2020级法学1班的陈琪欣同学。是以《奋斗是生命的底色》为主题告诉我们,我们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奋斗着每一个人的青春年华,万丈高楼平地起,星河坠入眼光里。第三位来自2021级哲学1班的兰潇同学则以《在奋斗中定义时间》为主题,以铿锵有力的呐喊呼吁着我们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来自2021级公管1班的韩王祎同学以时代楷模黄文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英雄事迹引出演讲主题,用亲切近人、自信青春的的话语召唤我们,仰望星空,无悔过去,未来可期!



个关键词是“中国梦”。来自2021级社会工作班的张玉琳同学也通过讲述袁隆平院士去往马达加斯加帮助当地居民改善生活,遇到重重阻碍却仍旧迎难而上,最终获得当地居民的一致认可的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一个科研团队的中国梦。



个主题是“脱贫攻坚”。来自2020级哲学1班的李俊伯同学向我们阐述了精准扶贫后,贫困人口情况的变化,向我们阐述了我国脱贫攻坚的决心。来自2021级法学2班的王禹丹同学向大家讲述了疫情防控下以初心立信心的国家的坚定信念。她相信国家的奋斗之花定会一一实现,取得脱贫攻坚的胜利。至此第一环节的比赛到此结束,生动的演讲表现也让我们对大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大赛的第二环节是主题演讲,十一位参赛选手对抽到的不同主题进行了发言。

选手们围绕两大主题类型展开语言风暴:第一类是主旋律类,如“文化自信”“科技强国”等,选手们政治立场鲜明,语言铿锵有力,展现国之强盛;第二类是创新类,如“拒绝容貌焦虑”“内向者的力量”等,选手们思维发散,联系自身与社会现状,阐发了新颖独到的见解。该环节的演讲生动形象,亦不乏哲思,真正展现了选手们极强的专业素质,赢得了观众与评委老师的高度赞同,更让我们感受到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第三环节是模拟主持。在这一环节,选手们两两搭档,演绎了6个别出心裁的主持情景。他们精彩的措辞,悠扬的语调,仿佛将大家带到那一个个主持现场,令人心生向往。他们用实力和热情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对于评委提问做出的一个个从容不迫、机智幽默的回答也将比赛推入了高潮!

经过紧张的计分环节,本次哲学与法政学院主持人大赛决赛的前三名产生,由哲学与法政学院团委书记胡鹏斌老师为他们颁奖。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2020级哲学专业 李俊伯

二等奖 2020级法学专业 陈琪欣

三等奖 2021级社会工作专业 索朗多吉



本次大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舞台,选手们在舞台上积累了更多实践经验。他们用有声语言展示出青春魅力,用昂扬的精神弘扬时代活力,体现出了哲法学子的青春活力和个性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