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2日下午3:00,哲学与法政学院“不负韶华,接续奋斗”爱国主义教育专场人生导师沙龙活动活动在行政楼406会议室顺利举行,主讲人为哲学与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系主任王礼鑫老师。本次活动中,王礼鑫老师以“一个研究者在田野调查中观察到的精准扶贫”为主题,向同学们分享了他田野调查的经历和感想。
首先,王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他参与的三次田野调查。第一次调查是在2017年5月12日至5月13日,他带领研究生走访了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仲兴乡张秦村。王老师通过一张张图片向同学们生动地展示了基层脱贫攻坚的不易和包村干部的职责和使命。第二次调查则于2017年6月10日至6月16日在江西省修水县进行,王老师依据他的调查经验和切身感受为同学们介绍了国家对精准扶贫的重视以及基层政府的落实情况。他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大攻坚战,而只有‘脱贫攻坚战’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层层签责任状,未完成目标的干部会受到撤职处分,足以体现出国家对脱贫的重视。”同时,他重点强调了上至国家下至基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做出的努力。第三次调查于2019年7月10日至7月23日在海南省琼中县进行。这次调查在三次调查中历时最久,收获的访谈记录和官方资料十分丰富。王老师展示了他和研究生团队的调研数据和图像资料。同学们通过这些数据深刻地体会到了贫困群众的生活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日益改善。最后,王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谈到了他在社会调研中的一些收获。他重点强调了社会实践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他说到:“毛主席在青年时期通过‘游学’进行社会考察,因此在担任领导人时就十分了解民众需求,深得民心。”同时,他也说自己在调研中体验到了不一样的生活、增长了见识。在分享收获的同时,他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调研,深入实践,感受基层工作的不易,体会基层工作者所付出的心血。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认识到了国家对精准扶贫的重视,切实感受到了社会调研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相信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会积极参与实践调研,开阔眼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